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新春走基层】莲花灯非遗传承手艺人:做传统花灯 守元宵回忆

“我小时候爷爷就教我做莲花灯,小时候爷爷做过好多好看的走基灯过节用,大的层莲传承传统有一米多长的。我从十几岁开始做灯,花灯花灯狮子灯、非遗鱼龙变化……一转眼我做灯也有30多年了,手艺守元现在就主做4个品种:莲花灯、新春宵莲蓬灯、走基兔子灯、层莲传承传统金鱼灯。花灯花灯”正月十四,非遗站在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十字街街口售卖花灯的手艺守元当地人张立强说起自己家做的花灯来,如数家珍。新春宵

老张是一名消防设施操作员,同时,层莲传承传统他也是成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灯制作)的传承人。三十多年来,他和家人一直做着这样一盏盏莲花灯。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莲花灯是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芦苇划成的苇条编成一个格子状的圆柱体,用彩色皱纹纸作出莲花的造型来,夜空里点燃煞是好看。在成县,每年正月都有着给家里的孩子买花灯挑花灯的传统,一般是赶在元宵节前做完,元宵节给家里的孩子玩。

(视频制作:成县融媒体中心)

老张的灯都是纯手工制作,造型独特。举起一盏莲花灯看起来,藕色和粉色的多彩的花瓣,一只伸出来的莲蓬,绿色的底叶,显得那么惟妙惟肖。金鱼的造型稚气不失童趣。

“你可别看这一盏灯,做完要三小时以上。”老张演示起了莲花灯的制作,他先把长短粗细合适的芦苇杆劈开做灯架,再用皱纹纸剪裁做成花型并且固定好。在老张的手下,藕色和粉色的皱纹纸呈现出荷花花瓣的形状,藕色花瓣上下错落有致,显示出真实花朵的层次感,再用浆糊仔仔细细地粘起来。剪好绿色的叶子,一盏漂亮的小灯笼便初具雏形了。

“我们一直做的是祖上传承下来的样子,平时是四个人在做,差不多做半年多。到正月的时候再来卖。我妈妈也在做。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我父亲也做。在我们家,做灯既是传统的手艺,也是三代人的记忆。”老张回忆起往事。

时光荏苒,花灯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改变:老张说,“今年从初五到现在卖了200多个灯笼,现在作为我们这一类型的现在就剩下两三家了,而在九几年的时候有几十家了。因为现在市场上孩子的玩具种类比较多特别多。丰富多彩。因为运输和携带的不方便,我们做灯只在元宵节时上市销售。没办法做网店。”

当问及会不会适应市场需求和时下的流行元素对灯的外形做一些流行的改造时,老张回答:“做花灯是祖传下来的手艺,也是我儿时的回忆,还是想把老祖宗的这门技艺原汁原味的给传承下去,还是别给丢了。”

入夜,鞭炮声声响起,明天就是元宵节了。谈起今年的喜事,老张说:“今年过年的时节,女儿结婚了,算是一件喜事。嫁在了我们当经常还是能看到。这个年,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平安喜乐,过个好年。也希望大家能多给我们这种传统行当多一些关注,多支持我们的传统手工技艺,让我们这门手艺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孔令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