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作者:热点 来源:百科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4-06-28 13:35:26 评论数:

省上媒体看临夏.jpg

甘肃日报临夏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通讯员 苟裕光 包凯元)“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加速度临夏县先锋乡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临夏积极探索“党建+园区+合作社+农户”的县特兴跑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色产走出了一条重产业、业助活力足、推乡能致富的村振出乡村发展新路子。

今年54岁的加速度仲延智是先锋乡最早种植草莓的农户。在当地农业部门的临夏政策、技术支持下,县特兴跑他不断摸索种植方式,色产从最开始的业助尝试种植,到现在成为年收入30万元左右的推乡种植大户,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村振出

“我现在有14座大棚,加速度主要种植草莓、小番茄,效益还不错,生活也越来越好。”仲延智告诉记者。

依托甘肃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区位优势,临夏县扶持集育苗、种植、初加工、销售、采摘为一体的远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先锋乡。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务工的形式,带动当地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增收,务工人数达600多人。

在远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的张月霞,深切感受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便利。她说:“这里离家近,每个月还有3000元左右的工资,我很满足。”

眼下正值高原夏菜的育苗阶段。在临夏县远达农业育苗基地蔬菜种植大棚内,工人操作自动点播机,摆放苗床、装盘、补籽,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早春育苗共计1800万株,现在已经育成约1200万株。目前,公司每天用工量在70人到80人。”临夏县远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冯浩说。

临夏县文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是先锋乡农业产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这家以种植草莓为主的农民合作社,吸纳易地搬迁群众入社经营,通过承包搬迁户大棚的方式,盘活集体资源,经营规模和效益实现了双丰收。

“我们目前有69座大棚,每个搬迁户每年能分红2000元。”临夏县文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鸿同说。

近年来,临夏县先锋乡先后集中流转土地13837亩,引进高原夏菜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业龙头企业6家,建成高效节水高原夏菜种植基地30处,种植高原夏菜8600多亩,年产值7000万元;建成高效日光温室1283座,年产值9000万元。

“我们还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业,让农民变‘工人’,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村民不仅实现了稳定增收,生活品质也提升了。”临夏县先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英明说。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