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助力制造业当家!今年广东将组织6000人次劳模工匠助企 正文

助力制造业当家!今年广东将组织6000人次劳模工匠助企

来源:赞声不绝网 编辑:探索 时间:2024-06-29 04:22:28

  1月9日,助力制造组织助企记者从广东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获悉,业当为进一步助力“专精特新”、家今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年广广东将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试点工作。人次

  今年内,劳模专项行动将组织不少于6000人次劳模和工匠人才进企业开展技术帮扶、工匠技能培训、助力制造组织助企“师带徒”等活动,业当为企业解决不少于6000个现场技术问题,家今帮助不少于6万人次企业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年广实现职工技能水平明显提升、人次技能人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劳模

2023年12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建设工程劳动与技能竞赛工业赛区现场推进活动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

2023年12月27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建设工程劳动与技能竞赛工业赛区现场推进活动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

  聚焦“专精特新”和中小微企业

  一直以来,广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发挥劳模工匠在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带动引领作用。目前,全省已创建各级各类职工创新工作室1.26万个,在全省形成大国工匠、南粤工匠、市级工匠、县区工匠和企业工匠五级工匠体系,为广东制造业当家培养了一支宏大的劳模工匠队伍。

  据悉,为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在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作用,专项行动将突出三个聚焦:聚焦重点地区,选取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广州、深圳、汕尾、东莞、韶关和湛江等作为推进专项行动试点地区;聚焦“专精特新”和中小微企业;聚焦先进制造业、通信技术、汽车技术和电网等行业劳模工匠人才为骨干,示范带动其他各级各类劳模工匠积极参与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将推动劳模工匠发挥四方面的作用。”广东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开展技术服务,帮助解决产(行)业共性工艺技术难题,目标是全省解决技术问题不少于6000个。二是开展技能培训,全省培训职工不少于6万人次。三是组织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成员通过兼职参与创新、短期合作、联合攻关、联盟结对等方式参与企业研发。四是提供管理提升等服务。

  “两库一平台”服务专项行动

  为确保推进有力有效,专项行动专门建立“两库一平台”。

  “两库”即人才资源库和企业需求库。通过将广东省劳模工匠中的技术人员根据行业进行分类梳理,按照先建后扩的原则,逐步整合全省各地各级各类工匠人才资源,组建“省-市(产业)-县-基层”四级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建立广东劳模工匠人才资源库。同时,面向全省“专精特新”和中小微企业,线上线下分级分类收集企业技术难题和培训需求(含匹配建议)等内容,形成企业需求库。

  专项行动还将加强平台建设。利用广东劳模管理等我省现有平台开设专项行动板块,广泛宣传,征集各地需要省级统筹解决的需求,建设劳模工匠人才资源电子库和企业难题需求电子库。

  “同时,通过算法将省内难以解决的企业技术难题融入全国的‘需求菜单’进行匹配,将省内优秀的劳模工匠技术上架到‘资源菜单’向全国开放,与各省市共同助力全国行动大局。”该负责人介绍道。

  1200万职工参加技能大比武

  近年来,广东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会上透露,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组织动员广大产业工人积极投身海上风电建设等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大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1200万职工参加技能大比武,20万产业工人通过技能比赛晋升技术等级。去年,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我省选手获得24金、12银、15铜和63个优胜奖,金牌数占全国的22%。

  当前,广东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畅通。广东通过构建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实施产业工人素质提升计划和“求学圆梦行动”,建设63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吸引3170家生态企业、432家院校参与。

  同时,深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将X证书纳入招生考试证书范围,累计完成考核评价超62.6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列。通过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广东评出首批19名首席技师、评聘142名特级技师,新增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79.05万人次。

  南方+记者 袁佩如 通讯员 刘雪晴

1.3697s , 14267.8828125 kb

Copyright © 2024 Powered by 助力制造业当家!今年广东将组织6000人次劳模工匠助企,赞声不绝网  

sitema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