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敦煌风】让宪法精神抵达每个公民心中

发表于 2024-06-28 05:23:40 来源:赞声不绝网

任冠青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日前,风让中央宣传部、宪法心中司法部、精神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通知,公民于12月1日至7日在全国开展2023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敦煌抵达活动主题是风让“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宪法心中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敦煌抵达法律,既不是风让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宪法心中刻在铜表上,而是精神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通过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公民让宪法精神抵达每一位公民心中,在内心深处建立起扎实的法治理念,对于提升宪法在全社会的尊严与威信,守护个人权利,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理解、对于权利观念的认知,都更加理性、专业、深入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B站等短视频平台,很多年轻人都开始津津有味地“追更”法考课程。其实,他们之中,很多人都并非法律专业学子,看视频也不是为了备考,而纯粹是被各类生动真实的案例分析所吸引,热衷于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中感受法律价值、积累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此外,对于打拐、反家庭暴力、治理网暴等典型案例,社会讨论也热度不减。

  面对大家与日俱增的对法律知识的渴求和对司法实践的关注,普法宣传要想真正取得实效,最关键的还是要把内容做实做细,以小切口展现普法大视野,以小事例讲活法治大道理。

  为提升全省公民的法治素养,夯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基础,2023年,甘肃省司法厅牵头组织开展了“甘肃省2023年普法依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征集活动,经过严格评审筛选,确定了十大创新案例。这其中,有不少创新宣传形式,都值得推广借鉴。

  比如,青少年是普法宣传的重点群体,可是,若教育方式空洞抽象,难以让“少年的你”有所触动、感受到与自己的关联,就难免会流于形式,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武威市民勤县实验中学特别实施了“135”常态化普法,通过晨读法律知识、召开法治专题微班会等轻松易学的形式,不断增强法治教育渗透力,切实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用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基层治理往往千头万绪,如何以法治护航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参与村级各项事务的管理、决策和监督,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村民遇到难事,找谁帮忙?有了新诉求,该向谁诉说?陇南市推行的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就对向谁说、怎么说、说什么、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让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够真正被关心、被看见,让村里事、邻里事、家里事都能得到妥善解决。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说到底,这一机制创新也是对宪法中关于基层群众自治规定的贯彻落实。

  宪法内涵博大精深,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到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从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到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要看到,宪法其实离每个人并不遥远,而是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对普法宣传来说,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探索多元、灵活的宣传活动,让人们在生动鲜活的案例中感受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才能真正触动心灵、内化于心,坚定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推动宪法“落地生根”。


编辑:马少华 责任编辑:孔令定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敦煌风】让宪法精神抵达每个公民心中,赞声不绝网   sitema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