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时尚 >>正文

我市司法机关创新举措助力打好“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

时尚59人已围观

简介我市司法机关创新举措助力打好“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转变作风善作为 打好普法“特色牌”本报记者林宗楷通讯员周虹自市委部署开展“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以来,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转变作风,大胆创新、积 ...

我市司法机关创新举措助力打好“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 

转变作风善作为 打好普法“特色牌” 


  本报记者 林宗楷 通讯员 周虹

  自市委部署开展“干部思想作风转变”战役以来,市司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转变作风,法机风转大胆创新、关创积极作为,新举想作以有解思维巧打“普法牌”,措助探索把法治元素融入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力打载体,寓法于景打造特色普法阵地,好干寓法于乐开展特色普法活动,部思变战厚植法治教育土壤,市司做“新”、法机风转做“活”、关创做“强”普法文章。新举想作

  普法“邂逅”非遗文化

  大吴泥塑历史悠久,措助是力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好干历史。

  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是一个德治、法治“双丰收”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该区司法局浮洋司法所积极借助大吴村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吴泥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吴闻鑫先生一道,以宪法、民法典为主题,结合时代特色,合作开发“法治泥塑”系列普法宣传作品。

  经过缜密构思和巧妙创作,制成“尊崇《宪法》”和“学习《民法典》”两套泥塑作品。作品古朴浑厚、细腻传神,带来了鲜活的视觉冲击和感官享受,有着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且充分体现了“法治思想”的时代主题,寓教于乐,让人赞叹不已。传统泥塑在普法宣传中担当“主角”,让抽象的“法”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成为辖区普法宣传的一张新名片。

  嵌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宣传工作,潮安区司法局金石司法所携手浮洋法庭前往市嵌瓷博物馆开展“送法进博物馆”活动,为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带来一节与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普法课。

  活动中,工作人员重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与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宣讲,弘扬正确的保护传承非遗理念,切实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以普法工作为非遗文化保驾护航。

  “居民议事厅”插上法治“翅膀”

  “居民议事厅”是在社区的管理与引导下,在社区或者小区搭建一个居民共同商议公共事务的平台。

  随着潮州旅游业迅猛发展,客栈茶舍遍地开花。湘桥区太平街道,充分利用古城特有的儒雅文气和淳朴民风、居民自律自治意识较强等优势,把“小巷大道”的治理模式与“巷长制”有机结合,在各小巷茶舍、客栈,名人故居等积极打造“居民议事厅”,依托“居民议事厅”加强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法律政策、调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居民议事厅”是太平街道法治宣传的“新阵地”,常态化开展专场普法宣传教育。社区法律顾问律师及专职人民调解员主动进驻,现场提供咨询,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同时,设置了法治微书吧,方便辖区居民在喝茶聊天读书中接受法治熏陶,进一步提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居民议事厅还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好去处”。太平街道充分利用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和清静舒适的氛围环境,打破以往在居委会议事的拘束感,召集居民群众喝茶议事,近距离、接地气,有事大家议、有事好商量,防止争吵与暴力,让治理难题、邻里矛盾在“唠家常”中迎刃而解,促进基层自治,培育、弘扬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

  目前,太平街道共有“居民议事厅”19个,议事点23个。去年以来,太平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各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矛盾纠纷58宗,调解率100%。自议事厅设立以来,辖区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治安案件逐年下降。2021年,太平街道的“居民议事厅”实践案例被列入广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广案例。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