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做大做强文旅特色镇 构建“一核四芯,两带多片”总体发展格局 ——专访潮安区龙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林菁菁

做大做强文旅特色镇 构建“一核四芯,做大做强镇构展格镇党镇长两带多片”总体发展格局

——专访潮安区龙湖镇党委副书记、文旅委副镇长林菁菁


  潮安区龙湖镇历史人文荟萃,特色体文化底蕴深厚,建核局专菁素有“潮居典范、芯两祠第千家、片总书香万代”美誉的访潮龙湖古寨坐落在其核心区。去年来,安区龙湖镇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龙湖林菁在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书记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中焕发勃勃生机。做大做强镇构展格镇党镇长


19541719449358247.jpg

专访现场。文旅委副


  近日,特色体潮安区龙湖镇党委副书记、建核局专菁镇长林菁菁在接受潮州日报社首席记者杨燕芳专访时表示,芯两龙湖镇将把市委常委会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头号力度”抓好“头号工程”,围绕全镇“一核四芯、两带多片”总体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文旅特色镇,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探索走出龙湖高质量发展路径 打造更有内涵更具特色更富活力的文旅特色镇


  杨燕芳:市委常委会提出,龙湖镇要以龙湖古寨为依托,努力闯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龙湖镇将如何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


  林菁菁: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龙湖工作,充分体现了市委对龙湖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龙湖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紧抓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战略机遇,聚焦全镇文旅产业发展,突出“潮州文化最集中展示地”特点,以打造“潮州文化沉浸体验会客厅,舌尖美食多元品鉴目的地”为发展目标,以近期聚焦打造文旅强核,远期塑造全域共美为导向,加快构建全镇“一核四芯,两带多片”总体发展格局,探索走出龙湖高质量发展路径,致力打造更有内涵、更具特色、更富活力的文旅特色镇。


  一是整合利用文化资源,打造以千年古寨为文旅产业核心的“龙湖古寨核”,加速文旅产业发展。


  二是挖掘各片区基础优势,推动形成鹳巢片区“商贸物流产业芯”“红色文化芯”、阁洲片区“陶瓷产业芯”、银湖后郭片区“传统文化芯”等产业多极带动、连片发展局面。


  三是依托护堤路、龙鹳路两条主干道路,打造潮州文化、红色文化、现代化文创集合主题风貌的特色展示带。依托潮汕路、星新路、龙鹳北路等环镇车行主要道路,打造风貌联动发展带。


  四是以龙湖古寨整体风貌为基础,建设富有古寨文化气息的特色风貌片区;整合串联银湖、鹳巢、后郭等村中心区域,连片打造和美乡村宜居片区;立足镇主要工业聚集区,通过升级改造,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打造产业风貌片区。


  强化古寨核心 打响文旅品牌


  杨燕芳:龙湖镇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拥有千年古寨龙湖古寨这一宝贵财富,近年来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强化古寨辐射带动作用,旅游收入节节攀升。龙湖将如何发力,布局打造文旅特色镇?


  林菁菁:龙湖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优势突出,近年来,依托镇域内的千年古寨——龙湖古寨,成为潮州市、潮安区多条旅游精品线路的推荐目的地,每年吸引游客约5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4000万元。接下来,我们将聚焦龙湖古寨核心区发展,通过“点、线、面”三维发力,强化古寨核心辐射带动作用,打响文旅品牌,切实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一是立足“点”上发力。注重龙湖古寨的整体保护开发,推进对是荷公祠、侗初师祠、东亭公祠等老祠堂的修缮保护,保存还原古寨历史风貌和乡愁记忆。对已完成改造的非遗展览馆、古寨综合旅游中心进行试运营,以“文化+体验”为导向,把新兴业态融入传统建筑,营造文化消费新场景。系统挖掘梳理古建老宅中尊师重教、孝亲敬老等文化内涵和人文故事,打造更多引人入胜的特色亮点,提升千年古寨软价值。


  二是围绕“线”上成景。加快打造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推动“文化+商业”向古寨周边发展。在前期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基础上,推动龙鹳路、龙兴路路面及整体风貌改造提升。以龙湖古寨整体风貌为基础,优化古寨与新村连接线路中间节点,通过古寨带动新村,引入非遗展演、游玩旅拍、美食品鉴等文旅项目,打造更多沉浸式消费新场景,丰富旅游供给,实现文旅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


  三是促进“面”上突破。积极筹备举办节庆文旅活动,搭建文化集市,打响旅游活动品牌。推进龙湖古寨智慧景区建设,引入自动导览器,开发上线VR云导览平台,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文旅发展,提升整体管理服务水平。摸排清理古寨内外可发展的空间资源,以此为空间载体,积极招引优质文旅企业,加强古寨运营管理,推动古寨焕发新活力。


  提升人居环境 刷新镇村颜值


  杨燕芳:要想发展文旅产业,良好的人居环境必不可少。龙湖镇将如何发挥典型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好生态美镇文章,为“百千万工程”赋能?


  林菁菁:去年以来,我镇以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龙湖镇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乡镇,市头村成功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名单。我镇将聚焦补短板、提品质、美环境,为镇村发展焕发新面貌、展现新颜值。


  一是坚持拆管结合。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围绕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等要求,结合“人文潮安”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把“三个三”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纵深推进“三大革命”“三清三拆三整治”“三线”整治等工作,加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风貌提升和绿化美化亮化,实现后郭、市尾等4个村在年底前均达到典型村建设标准,示范带动全镇各村发展。


  二是坚持种护双行。聚焦绿美生态建设,开展绿化补植行动,将“见缝插绿”与文旅线路打造相结合,把“绿美”绣入文旅高质量发展蓝图,计划下半年再投入绿美建设资金100万元,全年全镇植树总量达6000棵。加强管养管护,将绿化管护纳入各村网格化管理,对各种植点实行“定员”“定岗”“定职”,建立专款、专人、专管、专护的长效管理机制,保证绿化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坚持基础立镇 补齐建设短板


  杨燕芳:2023年以来,龙湖镇坚持“基础立镇”,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具体都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还有怎样的规划和打算?


  林菁菁:去年以来,我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强化高质量发展重要支撑。龙鹳北路全线实现通车条件,解决困扰群众多年的出行难问题;4条主干道、18条村巷道完成改造提升,龙鹳南路基础设施提升等一批基础项目建设完成;塘东等5个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基本完成。


  接下来,我镇将借助中铁十九局助力的有利契机,立足镇村发展需要,加快补齐建设短板。持续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年底前完成剩余5个村的建设工作,实现镇域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开设长者饭堂,完成便民服务中心大厅建设,推进3个村级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鹳巢文化广场、鹳巢分渠等项目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打造“一环一射线”主干网布局,完成龙鹳北路路面改造工程建设,推进护堤路龙湖段改建工程,有效提升道路品质,缓解镇区交通压力,为群众出行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条件和更好的体验感。


  文/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燕芳

  图/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汝樱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吴燕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