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创下“三个一”!汕尾风渔融合示范项目“伏羲一号”加紧建设中

探索7719人已围观

简介近日,记者从汕尾市科技局获悉,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正加紧建设中,全力加快汕尾海洋强市步伐。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于2023年8月25日在陆丰市碣石镇海域正式开工,是集海洋养殖、科 ...

  近日,三个一记者从汕尾市科技局获悉,创下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正加紧建设中,汕尾示范设中全力加快汕尾海洋强市步伐。风渔伏羲

  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于2023年8月25日在陆丰市碣石镇海域正式开工,融合是项目集海洋养殖、科学研究、号加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紧建海洋牧场项目,并创下了“三个一”——一项全球首例和两项全国首创,三个一分别是创下全球首例风渔融合型深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首创在南海开阔海域建设桩基式海洋牧场网箱设施,汕尾示范设中首创建设全部依靠绿色能源供能的风渔伏羲风渔融合平台。目前项目正加紧建设,融合主体框架结构在三个生产基地同时开工建造,项目上部平台模块已基本成型,号加计划于2024年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汕尾“伏羲一号”效果图。市科技局供图

汕尾“伏羲一号”效果图。汕尾市科技局供图

  汕尾“伏羲一号”将通过引入多种前沿养殖技术,为汕尾海产养殖提质增量,把好安全关、品牌关、生态关,攻坚突破海洋牧场产品优势。一是引进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充分利用养殖空间的同时,保证生物代谢产物的利用,降低养殖成本,提升产品产量和质量;二是引进人工生态渔礁,增益牧场区域内生态环境,改善当地物种丰富度及种群数量;三是引进底播增殖,消耗残饵及粪便,增加深水网箱内外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汕尾“伏羲一号”还精准对接科技攻坚需求,规划在智慧网箱的上建平台开展海上制加氢、海风运维等领域的科研验证项目,实现“渔业+”与“能源+”的融合发展,支持汕尾开展海上风电技术攻关,抢占技术高地,争取涌现一批海洋强市中坚企业。此外,汕尾“伏羲一号”还围绕旅游“爆款”建设,依靠自然禀赋,大力描绘蓝色图景,扎实推进配套建设,建设汕尾旅游“引爆点”,打造汕尾旅游新增量。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锚定“海洋强市、融湾先行”,绘就海洋强市新图景。据了解,汕尾“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优质海水鱼900吨,年产值约5400万元,解决200人就业。三年后,将完成汕尾后湖风渔融合海洋牧场项目整体建设,总养殖水体达30万立方米,年养殖产量4500吨,年接待游客量达18万人次,年总产值4.5亿元,解决800人就业。五年后,将完成风渔融合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区建设,包括育苗基地、海水养殖、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发展,综合年产值将达100亿元,解决1万人就业。十年后,该项目将完成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化发展,各产业板块发展日趋成熟,形成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基地。同时,带动周边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综合年产值达300亿元,解决5万人就业。

  记者:陈希文

  通讯员:林杰永

Tag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