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茶文化六步调解法”释法化纠纷

  本报讯(记者 杨燕芳 通讯员 周梦莹 许秀惠)潮州是全国著名产茶区之一。潮州海关发挥地缘优势,化步巧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调解将茶文化与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法释法化运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开展普法工作,纠纷以更具“潮味”的茶文释法方式,探索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机制,化步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于前端、调解化解在基层。法释法化

  “当海关关员提出我们可能存在违规情况的时候,我确实非常疑惑和委屈,茶文经过你们用心讲解,化步我明白了症结所在。调解”在潮州海关潮枫法律工作站调解现场,法释法化潮州市某陶瓷厂负责人说。纠纷

  近期,潮州海关通过稽查发现,潮州市某陶瓷厂存在出口植物产品应报检未报检情况,作行政处罚立案处置。在案件调查阶段,该陶瓷厂主要负责人表示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理解,对海关执法提出异议。潮州海关潮枫法律工作站迅速行动,邀请当事人到工作站座谈,运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开展释法调解工作。

  第一步“识茶”,甄别矛盾。“了解到当事人对执法存在异议后,我们立即组织公职律师及相关业务科室骨干人员,对案情进行全面分析,探讨研究相关法律法规,为下一步释法调解工作打好基础。”据潮枫法律工作站公职律师吕鹏介绍,经了解,该当事人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并对处罚合法性有所质疑。

  第二步“醒茶”,追根溯源。潮枫法律工作站跨科室联合“会诊”,将法律法规和业务规范相结合,与当事人就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程序的正当性等多角度交流讨论。在实施调解过程中,引导当事人理性、准确表达诉求。

  第三步“泡茶”,公平公正。针对当事人的疑虑点,潮枫法律工作站向其原原本本宣讲相关法律依据,对其关注的法律条文、量罚情节、处罚幅度、企业信用记录影响等问题,逐项进行重点解读、释理说法。通过耐心解答企业关于主观过错等构成行政违法行为要素的法律疑惑,使当事人在行政执法中感受到海关执法的公平公正。

  第四步“斟茶”,把握分寸。经过细致讲解,当事人对海关法律依据有了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公职律师进一步阐明相关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依据、正当性理由,进一步向其介绍行政处罚法中“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规定,以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规定,使企业积极配合海关调查,主动消除影响、纠正行为。

  第五步“敬茶”,以礼相待。工作站工作人员始终以礼相待,在抽丝剥茧过程中讲清事理、讲透法理、讲通情理。“在向当事人诠释利弊后,当事人充分了解海关规定,也逐渐放下负面情绪。”吕鹏说。

  第六步“悟茶”,纾解心结。最终,当事人表示积极配合海关调查,也将加强海关法律法规学习,合规经营,避免再出现类似错误情况。

  “潮枫法律工作站全力提供普法释义咨询服务,帮助企业知法懂法,让行政执法纠纷化解于源头。今年以来,该工作站已为行政相对人解答执法疑义问题7次,有效化解行政纠纷4起,以高水平法治海关建设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