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甘肃临夏市:发展集体经济探新路

初春时节,南龙碧水苑因冰雪而欢腾;欢声笑语,临夏瓦窑迪梦幻乐园里充满生机与活力;蔬菜大棚里,展集各类新鲜果蔬深受顾客喜爱……如今,体经临夏市各镇村正呈现着一幅幅发展“新”图景。济探而这些发展图景,新路正是甘肃临夏市近年来积极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缩影。

一直以来,临夏市坚持党建引领,展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体经有力抓手,依托各镇村特色资源与区位优势,济探整合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新路以党建引领“六变”发展模式,甘肃多渠道增加村集体收入,临夏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近783万元,展集同比增长132.6%,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春节假期刚过,走进位于临夏市南龙山脚下的南龙碧水苑,依然是人头攒动。动力区、无动力区、冰雪滑道内人气“爆棚”,雪地摩托、卡丁车等冰雪与速度融合的项目深受游客欢迎。除此之外,雪地秋千、雪地攀岩、雪地小滑板、雪地自行车等冰雪娱乐活动,使前来游玩的小孩和大人都能在“冰天雪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华介绍,这个春节期间,南龙碧水苑因冰雪而“喧嚣”,最高客流量超3000人/日,极大的带动了产业发展。作为“党建+六变”模式探索发展的成果,他们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让王闵家村呈现出了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天地”。

临夏市南龙镇王闵家村党支部书记 张文华:近年来,王闵家村按照因地因村施策的原则,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结合本村特色,2021年4月成立临夏市红湾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就业约500人(次),带动已脱贫户40余户,村民共计入股100余万元,每年为股民分红10万元,共计流转土地210余亩,发放租金30万元,今年冬天南龙碧水苑冬季游乐园,每天客流量约1100人(次),共计客流量50000人(次),截止目前共计收入50万元,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游乐设施、餐饮等基础设施,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夯实了根基。

而在城郊镇的瓦窑迪梦幻乐园,也是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热情高涨,尽情嬉戏,有的乘坐于蘑菇云上往复摆动,有的攀爬于网格绳上勇攀高峰。还有备受大人小孩喜爱的“双龙秋千”、彩虹滑道等游乐项目,让现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临夏市瓦窑迪梦幻乐园负责人 覃文浩:我们瓦窑迪梦幻乐园从开园到现在以来,人流量是特别多,特别是春节期间,我们人流量达到了八九千人(次),日最高营业额达到了3万元左右。

采访中,临夏市城郊镇瓦窑村党支部书记高晓东告诉记者,近年来,瓦窑村主动找症结、补不足、想点子、谋发展,按照因地因村施策的原则,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此次瓦窑迪梦幻乐园开园运行,有效的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同时还带动了村民就业。

临夏市城郊镇瓦窑村党支部书记 高晓东:2023年11月瓦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恩施州闵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场地租赁合同,预计年增收50万元,同时,该投资方在我村成立临夏州闵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下一步打好“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组合拳,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夯实了根基。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下一步,临夏市将持续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以村集体经济壮大带动群众共同富裕,形成农村产业发展结构更加多元、质量更加稳固、红利更多惠及村民的新局面,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编辑:海霞 责任编辑:孔令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