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被什么样的战术所剿灭的?

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被什么样的战术所剿灭的?

2024-06-29 05:55:35 [知识] 来源:赞声不绝网

  世人都说曾国藩书生带兵,不可被行军打仗奉行六字诀——结硬寨、世的所剿打呆仗,太平天国湘军作战凭借挖壕、运动样筑墙、战术稳扎营、不可被固守,世的所剿慢慢困死太平军。太平天国战术虽笨且见效慢,运动样但却极其实用。战术然而,不可被轰轰烈烈、世的所剿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真的被这样的战术所剿灭?湘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一支有文化、有信仰的运动样军队

  正如流氓不可怕,可怕流氓有文化。战术乌合之众不可怕,纵使武器先进、人数众多,可怕的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文化更有信仰的军队。湘军——崛起于三湘大地、脱胎于团练楚勇、感召于忠君报国儒家文化、紧系于宗族乡里同门感情,是一个有统一思想文化的军队,具体来说,是一支由具有共同价值信仰的儒将所主导的文化集团。湘军和清代其他军队如八旗、绿营、散落各地的乡勇、淮军乃至新军相比较,其最大特色不在于军制,而在于其深厚的儒家文化。

  从湘军的“选士人,领山农”的军队构成,到湘军“卫道”的建军宗旨,从湘军的治军训军的原则和方法,到他们对儒学的研究传播活动,无不深深地体现出一种儒家文化理念的全面渗透,使得湘军成为一支真正具有文化统摄力的军队。

01b448cf1d5145feac0e4a7cde832c3f.jpeg

  湘军的崛起表明清末汉族士大夫政治集团的重新崛起,而儒生治军下的湘军部队上上下下早已浸淫儒家文化,曾国藩编练湘军更注入了忠义血性,无论营制还是战法无不仿效抗倭英雄戚继光,财力有保障、建制正规化、兵锋所过又秋毫无犯,为湘军在组织和思想上奠定了牢固基础。

  组织力和信仰力固然使湘军空前团结,但曾国藩又将感情因素引入湘军内部,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儒家孝悌文化使这支部队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正所谓“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综观湘军诸将领,兄弟将领、叔侄将领大有人在。曾国藩之于曾国荃、曾国葆,李续宾、李续宜兄弟自不必说。江忠源的三个弟弟江忠濬、江忠济、江忠俶和从弟江忠义、江忠信及族弟江忠珀、江忠朝、江忠著等跟随他与太平军作战;刘长佑、刘坤一两叔侄,郭嵩焘、郭昆焘两兄弟,刘蓉、刘蕃兄弟更不胜枚举。这种宗亲血缘关系保证了湘军无与伦比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募兵注重湖南(湘军)、四川(鲍超霆字营)、安徽(李鸿章淮军)的地缘关系,曾国藩招徕、培育湘军将领更加注重同学、师生情谊,共同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语言习俗,情感上易于沟通,文化上易于认同,湘军这种战则生死相救、存则生死相依、祸福与共的团队精神是初期以客家兵为主体、后期因内讧而衰败的太平天国军队所无法相比的,这就解释了为何湘军往往能以弱敌强、以少御多,上万太平军拿千余湘军毫无办法,几百湘军常能击败上千太平军。

  作为军事集团,湘军有更为优越之组织和显赫之战功;作为政治集团,其主要将帅掌握了全国大部分地方的军政与经济实权;作为文化集团,湘军执着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思想信仰,形成了一道蔚然可观的历史人文风景。

  战略为本,战术为用

  如果单单认为湘军攻城只会掘地道、炸城墙,占地只会挖壕筑墙,那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现象、不问本质。战术运用只是细节,决定生死存亡的在于战略规划,战略才是根本。

  当年,太平军势如破竹拿下南京城,定都天京,天王洪秀全领着大小诸王从此醉生于富庶安逸的金陵古城,而“又笨又慢”的曾国藩领着他的湘军在啃着长江中上游的武汉、九江、安庆。从出湖经略东南半壁开始,曾国藩就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占据长江中上游,以湖南为大后方、以江西为跳板,顺江东下,剿灭“洪杨”。遥想三国末年,王濬在长江上游的益州造战船、治水军,杜预督长江中游的荆州水陆大军,在长江中上游横切纵割,一举攻破东吴的长江防御体系,最终顺流东下灭吴;南宋末年,元军历时多年终于攻破襄阳,便沿汉水东下攻灭赵宋王朝。所以,纵使有三河镇惨败、坐困江西湖口,只要力保长江中上游的根据地,湘军便能屡败屡战,靠着稳扎稳打的“狗皮膏药”式战术,慢慢困死太平天国。

3073c357bdfe4299931170e8ac3b257f.jpeg

  当安庆收复,曾国荃以二三余万精锐占据雨花台,牵制李秀成的二十余万大军,李鸿章又力保上海、攻破常州,搅乱太平天国的大后方,攻守之势从此转手。《孙子兵法》有云“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结硬寨”说白了就是力保不败,“打呆仗”就是徐图缓进。先自保,慢慢等待敌人犯错,纵观曾国藩与太平军缠斗的近14年,经典战役实在乏善可陈,而且大败很多次,但是湘军占据长江中上游战略要地,又有强大的水师和后勤保障,靠着实用的战术,最终取得胜利。

  如同足球比赛中,穆里尼奥和孔蒂的摆大巴战术,任你行云流水的传切球配合,球门总是无法轻易被攻破,防守足球的精髓就是稳步防守、待敌犯错;就像围棋高手对弈,不求一招致命的妙手,只靠铢积寸累,以求实效。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曾国荃进驻雨花台,任太平军声势浩大、轮番进攻、兵锋所至,“湘军岿然不动”,如果说湘军占据长江天险如同扼住了洪秀全的脖子,那么曾国荃离天京城近在咫尺则仿佛一把尖刀随时威胁插入其心脏。灭也灭不掉,赶也赶不走,洪秀全徒唤奈何!曾铁桶的称号名不虚传,曾国藩战略的高屋建瓴、战术的运用得当,不愧晚清中兴第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 有施氏的头领献出一女,最后竟导致夏灭亡

    有施氏的头领献出一女,最后竟导致夏灭亡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有施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夏桀又名癸、履癸,商汤给他的谥号为桀(凶猛的意思)。履癸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他为政 ...[详细]
  • 揭秘:西厂厂公汪直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揭秘:西厂厂公汪直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汪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汪直这个太监,实在是个很有意思的家伙,后世把他列入如刘瑾,王振,魏忠贤一般著名的祸国殃民的当权太监之列,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汪直在远离权力中心后 ...[详细]
  • 太后被邻国皇帝毒死,儿子为何还向邻国求婚?

    太后被邻国皇帝毒死,儿子为何还向邻国求婚?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小梁太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历史上有这样一件奇葩的事,身为一个国家的执政皇太后,居然被宗主国皇帝毒杀,简直是震惊国际,居然没有引起动乱,更没有引起两国战 ...[详细]
  • 刘伯温预言“遇顺则止”是什么意思?朱元璋问刘伯温的问题最后都应验了!

    刘伯温预言“遇顺则止”是什么意思?朱元璋问刘伯温的问题最后都应验了! 刘伯温预言“遇顺则止”是什么意思?朱元璋问刘伯温的问题最后都应验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对朱元璋的评价可是十分难以相处的,稍不留神就会被杀掉或者被诛杀九族!这也可能和朱元璋的出身 ...[详细]
  • 朱元璋登基后,是如何对待上门讨官的发小的?

    朱元璋登基后,是如何对待上门讨官的发小的?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朱元璋,人人皆知,明朝的开国皇帝,同时还是一个农民出身的皇帝。关于他的故事多到数不完,而两个发小上门讨官当,也是其中一个。当然这只是民间 ...[详细]
  • 朱元璋发明了一种刑罚,一张纸便能取人性命

    朱元璋发明了一种刑罚,一张纸便能取人性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刑罚是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惩戒坏人,起到警示世人、维稳朝政的作用。根据罪犯罪行轻重的不同会施以不同的刑罚,情节较轻 ...[详细]
  •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为什么没有实现呢?

    万历皇帝想封郑贵妃为皇后,为什么没有实现呢?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郑贵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1620年8月18日,天气阴霾,日光昏黄。虽值盛夏,可是紫禁城中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与“不祥”之气,明朝的文武大臣们立在毓德宫前,他们有的神 ...[详细]
  • 靖南王耿精忠戴罪立功,最后还是被康熙帝凌迟处死

    靖南王耿精忠戴罪立功,最后还是被康熙帝凌迟处死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耿精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到清朝的“靖南王”耿精忠,或许并没有太多人了解,因为在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作为大名鼎鼎的“平西王”吴三桂的同伙而被提及的。清朝初年,他们二人 ...[详细]
  • 北魏权臣尔朱荣,除掉太后和幼帝后竟诛杀大臣

    北魏权臣尔朱荣,除掉太后和幼帝后竟诛杀大臣 公元515年,北魏宣武帝去世,太子元诩继了位,就是孝明帝,他是北魏第九位皇帝。这孝明帝可说是走运又不走运,走运是说他当了皇帝,亲娘灵太后还在,并没有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传统被赐死,而是被皇帝丈夫力保 ...[详细]
  • 历史上真的有“巫蛊之术”吗?历代都严厉禁止

    历史上真的有“巫蛊之术”吗?历代都严厉禁止 大家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一个情节:在后宫的争斗中,一些妃子嫉妒其他妃子,便用“扎小人”的方法来诅咒那个自己讨厌的妃子,而这种事情一旦东窗事发,皇上一定会震怒,而那个“扎小人”的罪魁祸首也 ...[详细]